“叔叔我不喜欢你们带来的东西,我想要一个可以打王者荣耀的手机。”近日,国家电网某微信公众号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一张写有上述内容的“小纸条”引发了广泛关注。
“小纸条” 是一名贫困地区的学生写给前去帮扶的志愿者的。2017年夏天,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金湖县供电公司团委组织了一次慰问留守儿童的活动。当志愿者们把准备的书本和文具交到孩子们手中时,却意外收到了一张用稚嫩笔迹写下的纸条。纸条上的内容让大家感慨不已。
这张“小纸条”是否确有其事?所写的内容真的出自孩子们之手?中国科学报记者辗转联系到金湖县供电公司有关工作人员,确认上述事实的确存在。志愿者们事后当然没有给孩子们送去手机,他们进而开始反思要如何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提供精神关怀,而不是简单地馈赠物品。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副主委、广州大学副校长于欣伟在《关于加快推动网游分级制的建议》中,对青少年因沉迷“王者荣耀”“吃鸡”等游戏表达了深深的忧虑,批评网游已经成为侵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鸦片”,建议应尽快研究出台强制性分级标准、增强实名制认证手段。
被“吃鸡”与“农药”包围的农村少年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
今年春节后,有媒体刊发了《一个干部教育工作者的春节返乡手记:被手机游戏围困的乡村和未来》,文中说:不少农村少年正在被手机游戏“吞没”,不懂“吃鸡”居然会被视作“文盲”?
大年初一,广东湛江市徐闻县,一女孩蹲在墙角玩手游,一男孩旁观。东方IC 图
澎湃新闻之前发表了图片新闻《孩子们的春节,除了寒假作业真的只剩手游了吗?》,从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到湖北恩施宣恩县,从山西晋城市到浙江金华市,照片里的孩子,紧盯着屏幕,关心着那方寸里的得失,似乎对身边的亲人和年夜饭并不“感冒”。
2月19日,湖南省桃江县,家长们在打麻将,一旁三个小孩坐在地上玩游戏。
教育部发文要求预防学生沉迷网络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通知强调,要研究制定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工作制度,并指导学校加强对校园网内容管理,建设校园绿色网络。
“成年人玩,孩子就照样学。”中科院院士王家骐认为,让孩子们控制上网、游戏时间,必须让他们身边的成年人做好表率。
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光溪、李伯虎看来,同时需要加强对儿童的引导,一方面净化外部环境,一方面有技巧地进行引导,而不要陷入 “越堵越沉迷”的怪圈。
事实上,去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披露,将把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游戏成瘾)与合成毒品等一起,列入物质使用及成瘾行为障碍。
沉迷游戏,伤害的不仅是心灵
据媒体报道,去年9月,在湖南武陵山区的一个贫困县,初三学生小唐,因沉迷于“侠盗飞车”游戏,将邻居小西残忍杀害。在公安机关在审讯过程中,小唐表示平日与小西并无仇怨,只是为了在现实中体验虚拟世界杀人的“刺激快感”。
21岁的小谢在长沙读大学,去年国庆长假和几个要好的同学都没回家,约好一起在网吧打游戏。在游戏的刺激下,小谢和同学们不知不觉在网吧待了3天3夜。小谢突然没了声音,并开始呕吐,慢慢陷入昏迷状态,同学立即把小谢送往附近医院。医生最后诊断,小谢为脑卒中(俗称中风)。
去年10月1日,家住东莞长安镇的吴小姐突然右眼一黑,什么都看不见了。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后,竟是因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引起的眼睛失明。经诊断,她右眼失明的诱因是长时间对着手机打游戏。
2017年12月5日,《大竹县13岁少年杀母后正常上学,为打游戏曾多次偷盗》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同年9月19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蒿坪镇郭某家女儿因其弟弟看到了她玩游戏,怕被告密,竟然杀死了自己的弟弟,然后若无其事地上学回家……
这样的悲剧还在继续上演。
17位院士联名呼吁:
愿你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关于让儿童节成为“无网游日”的呼吁
又逢六一,一个致力于保障儿童权益的节日。儿童是人类的希望,我们一直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然而,近年来,孩子们本应更纯真健康的童年,却被鱼龙混杂的网络游戏大举侵袭。
儿童沉迷网游,似乎是“老调重弹”。但近日国家电网旗下公众号“国网故事汇”登载的一篇文章,让我们这些搞科研的非常心痛。文章提到,江苏金湖县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有结对帮扶困难留守儿童的传统。他们集资购买学习用品,帮助留守儿童学习。可是一次救助活动中,一名小学生塞给志愿者一张纸条,上面赫然写道:我不喜欢你们带来的东西,我想要一个可以打王者荣耀的手机,或者以后你们给我钱,我们自己买喜欢的东西……
这张纸条触动了我们。游戏对中国儿童的不良影响之深,究竟已达何种地步?据了解,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触网”,网游逐渐成为他们的社交核心,不玩游戏的孩子甚至会因为与同伴缺乏共同语言而被孤立。这种现象,对于祖国的未来有何影响?我们对此表示担忧。
所以,在孩子们的节日里,我们一群搞科研的人,想做一件可能会让部分孩子不开心的事:呼吁包括社交、新闻客户端在内的各大互联网平台,在儿童节这天全面屏蔽网游链接,让儿童节成为“无网游日”,让孩子们重拾现实生活中的乐趣。
近年来,中国网游产业呈蔓延之势。《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额将达到2036.10亿元,同比增长 23%;其中,基于手机的移动游戏市场份额占比更是高达57%。据媒体报道,一些网络游戏中充斥着暴力、色情、赌博以及歪曲历史、误导价值观的内容。对于正处于身心成长关键阶段的孩子们而言,一旦他们沉迷网游,可能会导致认知混乱、行为失范等一系列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与网游产业飞速增长的销售额相比,我们看不到游戏公司配套的未成年人成长风险管理“同比增长”了多少?社会对网络游戏危害的思考以及应对,又“同比增长”了多少?
令人欣慰的是,相关部门正在展开行动。近日,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共同下发的《关于庆祝2018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的联合通知》,也提出将加大对游戏等网络精神产品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监管整治力度。
为配合有关部门对网络游戏的整治工作,更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祖国的未来,作为科技工作者的我们,希望借助《中国科学报》发出呼吁:
一、国家有关部门真正全面地推行网游实名注册制,并对网游设立严格的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涉及不良内容网游的监管惩罚力度,为孩子们创造一片属于他们的、纯净的网游世界。
二、互联网企业以及各互联网平台,加强对网游广告的管理,严格审核网游的推广信息和推广场景,不让孩子们坠入不良商家的“网游陷阱”。
三、家长们日常能放下手机,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陪伴,和他们共同感受真实生活的阳光与精彩,更不要把随意打网游作为儿童节的“礼物”。
四、在每年“六一”儿童节当天,基于共同的社会责任,为起到警示效果,全体网游运营服务商能够在某个时段暂停服务器运行,各大网络平台能够主动屏蔽网游内容和游戏链接。至少在这一天,让孩子们暂时远离网游,享受一个健康阳光、简单快乐的节日。
17位联名院士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列)
丁奎岭、于吉红、王家骐、邓秀新、孙世刚、李伯虎、李松、张国伟、林东昕、岳光溪、金亚秋、周成虎、赵淳生、姜文汉、曹春晓、焦念志、詹启敏
(编辑: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