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谊:欧洲大画家说中国画太好了,还学什么油画?

用户19148557162018-06-2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导读:欧洲一些大画家说中国的绘画太好了,还学什么油画啊?中国人一定要清楚,数字影像已对作为写实艺术的油画造成了威胁。而对于中国画中笔墨、线条的抽象美,反而仍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靳尚谊:

欧洲大画家说中国画太好了

还学什么油画?

我亲耳听欧洲一些大画家说中国的绘画太好了,还学什么油画啊?

中国人一定要清楚,新技术的图像没有威胁中国画,总体来讲中国画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数字影像已对作为写实艺术的油画造成了威胁。而对于中国画中笔墨、线条的抽象美,反而仍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靳尚谊 《髡残》1999年作,成交价: RMB 3910万)

第一阶段:

油画语言逐渐清晰

中国油画教育发展到现在,分为3个时期。上世纪50年代是一个时期,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社会开始稳定,各个方面都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人民思想比较统一,心情比较愉快,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方向很明确。美术教育也是这样。那时的美术教育是奠基的阶段,比如说油画,经历了留法和留苏两个阶段,才使中国国内对油画本体语言以至教学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早期老一辈留法的画家,都是大艺术家,但是不可能全面地把西方的经验完全介绍进来,只能是引进的阶段。我认为直到上世纪50年代留苏以后,才把西方的经验完整介绍过来了。我们要搞清楚学习引进这个画种的特点是什么。油画语言的问题就是在这个时候得以解决的。

油画的基本样式是“多人物的情节绘画”,就是把现实生活里人的关系根据需要、主题搬到画面上来,文艺复兴时期就是这样,比如《最后的晚餐》。以前因为经济落后,社会不需要,这种基本样式我们是不清楚的,直到这个时期,社会稳定了,建立了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这样的大展馆,国家需要定件作品了,这样的绘画就发展起来了。

第二阶段:

油画风格多样化

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80、90年代,我们的美术教育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这个时候因为经济发展了,绘画风格就多样了。其实文化艺术是奢侈品,生活富足才要去满足精神生活。过去西方由宗教壁画到肖像画,全是特殊阶层的定件。西方的绘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印象派开始走向现代主义,那时法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了,中产阶级出现,艺术不只是皇帝、贵族、上层的需要,也是一般中产阶级市民的需要,画廊应运而生。

印象主义、现代主义伴随着画廊的出现产生了所谓的商品画。这样一来,绘画的风格就很重要,就像我们吃菜,条件艰苦的时候吃得很简单,条件好了就要吃粤菜、川菜、上海菜、东北菜……不同口味。同样,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风格就是满足这些需求产生的。

中国的发展比西方落后了一两百年,真正的经济发展、工业化发展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这个时候政策发生变化,美术教育也开始转型。中国画传统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以临摹为主。而以油画为代表的学院教学模式,以写生为基础,是西方传过来的。在临摹、创作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的写生,建立了班级制与画室制结合的模式,提出了风格。

第三阶段:

油画发展有了危机感

到了现在,是第三阶段。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当代艺术、实验艺术,更确切地说应该叫观念艺术。标准就是新观念,其他都不重要了。对于我来讲,我已经脱离学校十几年了,这十几年的变化非常大,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像的出现、互联网的应用,图像的形式高度发展,因此绘画,特别像油画并不是唯一的图像形式了,这对油画这个画种有一定的威胁,对教育来说也有一定难度。绘画由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过程已经完成了,观念艺术与绘画不同,是新的,未来怎么样?评价标准是什么?都不大清楚,很多学生的追求有些不清楚了。所以现在的教学怎么发展,现在的教学者要去思考。

对于标准,以前我很清楚,但是你说现在的标准是什么?油画的标准很简单,风格是平等的,是好坏的问题,只有在不同的风格中水平的高低。我们现在看古代的大师会觉得他们落后吗?现在的舆论常说“创新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创新?油画发展到抽象如果要创新,就是个人的风格有那么一点差别,但大形势创新在油画来讲已经不太可能了。

( 靳尚谊 《塔吉克新娘》1983年作,成交价: RMB 8510万)

其实中国画是很重要的,油画是写实的画种,中国画是写意的画种,就像话剧和京剧。实际上,现在的电脑什么图都能做,新的图像的出现,是从写实的基础上提炼的,所以威胁的是油画这种写实的画种。现代主义的绘画,它的标准都由真实中提炼出来,是真实的体积空间形成的抽象美感,而中国画的抽象美是线条和笔墨。对于色彩,现在数码相机技术很好,颜色越来越接近油画。所以,油画的危机比较大。包括西方很多优秀的艺术家都这么认为,我亲耳听欧洲一些大画家说中国的绘画太好了,还学什么油画啊?但是由于中国发展相对晚,很多人还停留在喜欢写实的阶段。中国人一定要清楚,新技术的图像没有威胁中国画,总体来讲中国画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靳先生曾经说“好的老师就是要教给学生好的标准,”而面对当下观念艺术的盛行,他反问道“你说,现在艺术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学生不知道标准,就看不清艺术追求的方向。加之市场推动下被反复渲染的一味“创新”,增加了艺术创作躁动的气氛。

另外新的影像技术的爆发,数字影像已对作为写实艺术的油画造成了威胁。而对于中国画中笔墨、线条的抽象美,他认为在新影像的挤压下,反而仍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从前辈们身上学习、从西方的经典中获得、从本土的传统中汲取、向着未来去发现。发展的动力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中生有,是前人宽广的肩膀成了后人坚毅的基石,是攀登那些曾经仰望的丰碑变为自己傲立远眺、引领时代的高岗。靳尚谊就像一粒种子,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却用几十年去积累、去迸发,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坚守着一片土地。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2010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编辑:月儿)



靳尚谊:欧洲大画家说中国画太好了,还学什么油画?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