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武,号云禅,1975年参军到北京,先后在第二炮兵军人俱乐部、第二炮兵政治部纪检部工作,第二炮兵文艺创作室原创作员,专业技术一级,曾授上校军衔。
1986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师承楚图南、徐柏涛。
1989年在山东省菏泽书画院举办个人书法展。
1992年在北京军事博物馆组织举办“九州书画博览会”及个人作品展。
2002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刘继武书法集》。
2003年在济南山东省美术馆举办个人以“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为主题的《刘继武书法展》。
2005年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刘继武诗书作品集》。发表过《书法的气韵与神韵》、《篆刻入门系列谈》等。有的作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韩国、日本和泰国的博物馆或政府长官收藏。
曾任中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九州书画社社长,第十六届亚运会当代艺术展将军书画部主任。
现任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文化事业部主任。
书法艺术与中国禅宗理念
刘继武
人,生于天地之间,与山水草木鸟兽为邻,同属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书法作为艺术,在中国历史悠久,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历代的代表人物,他们留下的墨迹,汇成书法艺术长河流传至今而不衰,追溯其源流,从理到法都和中国的禅宗理念,哲学思想一脉相承。禅宗追求人生圆满,天人合一,中国书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艺术的自我”。俗语叫字如其人。
艺术的自我,必须以自己的性格、情趣、素养而选取适合自己的笔法、墨法以及所要书写的内容,几个方面统一起来才能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要“师法自然”,深入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作到山情水情即我情,山性水性即我性,用自己的笔表现出来,完成艺术上的自我。艺术越是个性越有感染力。
艺术来自心灵的碰撞,心灵的碰撞是多方面的,自大、自私、自恋、狂妄、嫉恨等围绕自身烦恼而产生的扭曲变态心灵被极度夸张而赤裸裸发泄出来的所谓艺术,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不可取的,是要遭唾弃的。一个书法家应是学问家,胸有容纳历史沧桑,世间风云,人生波澜,民族兴亡,国家盛衰之度量。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多是民族的英雄,人生的楷模,这里无小我而只有大我。
一.继承与创新
学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诸多的阶段。临摹前人,吸取各家之长,打下坚实的功底,这就是“继承”,也就是“以法为法”的阶段。说杜甫写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得也是继承与创新的道理。
在书法艺术上的自我实属不易,从“以法为法”到“我有我法”是一个艺术上的转折。有的人终生抱着“以法为法”不放,悲守穷庐,终无善果。如俗话说的“拘法者守家教,不拘法者换门庭”。这个转折就是看你能不能“读万卷书,取百家长”。 要达到一个新高度、新境界,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基础,才能放眼苍茫天地宽,纵行千里踏新路。从“我有我法”,以我为法”直至“法无定法”,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为王有王道,为官有官道,经商有商道;从武有武道,饮茶有茶道,书法有书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开始以法为法的漫长阶段就是一种混沌状态,只有确立了艺术上的自我,作到“我有我法”才算是获得了“一”。这个“一”是最可贵的,一生二,二生三则是自身的发展变化了。这个变是自然而然的变,不是突变,不是断裂,断裂的东西是难以持久的,如跟着名人转,追风赶时髦,则把形成的这个“一”,就有可能丢弃而失去自我。不管如何变,万变不离其中,最终回归到“一”,也就是“我书妙造本无法,大道不离在其宗”的境界。
二.书法是艺术的对立统一体
书法的“气韵生动”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的“道”、“气”和“一”的思想体系。气韵,是书法艺术的生命或精神。气者,即气势和生机;韵者,即节奏和风姿。气发于意志,韵生于性情。书法的美感是由墨色线条的变化而形成的。直线、粗线、曲线、细线、虚线、实线、短线、长线等有节奏地组合成一个整体,使其气韵生动,催人感奋,唤人喜悦或遐想的这种感染力就是“神韵”,即“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
书法和音乐一样是讲节奏的,不讲节奏就不能称为艺术。书法节奏的处理,也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分不开。大黑大白,大开大合,柔中带刚,虚实相映,这些处理手法都与中国阴阳学、太极八卦是相通的。
易经讲,一阴一阳之为道,虚实是阴阳的具体表现,道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也是虚实的对立统一,阴阳互补,虚实相映造成万物的变化流转。
在书法创作中,形式美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但过于重形式、设计意识、制作意识的偏重,往往导致线条凝滞,墨色做作,失去艺术感染力;然而着意追求个性发挥,无计墨色和线条自然规律,同样会导致了草。浮躁胡画乱抹之举,则会丧失艺术观赏性。
三.笔法与线条
笔法的线条表现,是书法造型的艺术语言,是基本的技术条件。
中国自古书画同源、书画同理。中国画有“骨法用笔”之说,在古代论画中用“骨”字很多,骨气、风骨、骨法等等。王充在《论衡》中说:“人命秉于天,则有表侯于体,查表侯知命,表侯者骨法之谓也。”可以看出,骨法即指表侯,在书画中也就是指形体结构和外部形态。所谓“骨法用笔”就是用笔表现物象时严格按其形体结构运笔,力求准确、恰到好处地表现物象。写字作画靠笔法,在运笔过程中要有一种内在的运动力量,这个力量的产生是和笔者的性格、情绪、心态连在一起的,每一点划线条的形成,无不留下笔者的性情。
书画的线条要求有内在的力,追求的是含蓄之美,不能剑拔弩张,浮笔了草,所以用笔有力,是骨法用笔的又一要求。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用笔习惯和运笔倾向的,选取什么样的运笔倾向,皆随其性情。一个人比较内向,往往倾向于慢行笔,一个人比较豪放,往往倾向快行笔。不管选取快行笔还是慢笔,都必须有自身的运笔节奏。用笔讲“连绵相属,气脉不断”,一旦失去运笔节奏,也就失去了线条的活力。
易传里讲“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从技术上说,用笔就有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等运用技法。又有运笔的快慢、提按、顿挫,还有用笔的虚实、转折、流涩等等。这些用笔的矛盾与对立,导致了创作的千变万化,感情丰富而自然,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最终统一到艺术的要求和意境的高度。
四.书法欣赏
书法作品的气韵不但要求具有流于外感的美观形体,而且要讲求转动内涵,即能够传神,具有奕奕动人的风彩和韵味,才算上乘。宋代黄庭坚曾提到“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清人姚配中也说过:“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精神乃出”。这就是对欣赏标准的强调。我们欣赏一帧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字一划,而且要把它当成一个艺术整体。要看它的格局,看它如何首尾相应,怎样上下衔接;还要看它运笔的轻重疾徐,虚实隐显;再看它的墨色变化,浓淡枯湿;看它布局的参差错落,疏密相间;看它笔锋的收放和藏漏等等。也就是要看整个作品的风姿和气韵如何。(刘勰:《文心雕龙·定势》篇)也讲了同样的道理,好的书法作品总是气韵贯通,生动活泼,神采飞扬,并且交织着音乐韵律,无声而有节奏,脱然出纸,使人目注神驰,产生情绪上的激动和共鸣。历来书法家们把这种精神气韵作为区别“书奴、书匠”的重要标志与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不是没有道理的。用画家来比方,书法家是精通技法的画师,善书者则是文人画家”。元代陶宗义《书史会要》中写道:“兵无常势,字无常体:若坐、若行、若飞、若舞、若往、若来、若坠、若起,若日月垂象,若水火成形。倘悟其机,则纵横皆成意象矣。可见,书法的“气韵”就是一幅作品呈现出的无机流荡,动律优美,风彩飘然,精神横溢,富有生趣和艺术感染力。毛泽东的书法,就具有这一显著特色。毛泽东以哲人的浪漫和智慧,以革命家的胆略和气魄,熔铸于笔墨之中,体现于书法之上,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如《满江红》手迹为例,便可以看出运笔如风点画精妙,刚健挺拔,气势磅礴,流韵宏壮的特色。毛泽东也是遍学诸家之精华,善取众家之长为已所用而成自家风范。依据所书写的内容,把思想感情的起伏奔腾发之于毫端,笔画起落,跌宕顿挫,轻重疾徐,张驰有致,有开有合,忽断忽续,豁达流畅,节奏明快。达到了“气韵藏于笔墨,神采飞跃纸上,穷变态于毫端,合性情于自然之境界。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气概,使人不觉得在施展技艺,而又不得不被这种高超的技艺所强烈吸引。所以,一件作品的“气韵”,可以说是书家的思想境界、生活阅历、艺术修养以及气质风度用作品所达到的独特境界等内外多方面功夫的总和。
中国书法的“气韵生动”来源于对“大美”的追求。“大美”即大自然之美矣。老子认为“大巧若拙”,认为“道”是无为而无不为,无意现其巧而自然成“大巧”,无意现其美而自然成“大美”。书家内在的性情与外在的修养通过运笔施墨技巧的天成,自然和谐的统一,最终找到进入艺术“大美”的途径;进入“直参造化”之精神境界。
“人者天地之心也”,“唯万物之灵”。世俗之美,美在形象,大美之美超越形象,大美起始于美又超越于美,能否进入“大美”的境界,做到超越于美,毕竟还在于书家的心灵而不在于客观物象。
所以,作为艺术的书法作品,是辩证规律应用在艺术创造的具体实践,对欣赏者和欣赏过程也是如此。因此,要想真正读懂书法作品,欣赏书法艺术,就必须使自己具备基本的艺术鉴赏力,而欣赏活动本身,又有助于自己深入领会书家内外各方面精神和艺术境界,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编辑: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