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在我们这代人的固有记忆中,如果你听到我刚才这么念古诗,一定会认为我读错了。对啊,我们从小到到,学会的读音都是鬓毛衰cuī,石径“斜”xiá,一骑 jì 红尘妃子笑。为什么这读音变了呢?
这两天,一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网文刷屏网络,文中举了一大串读音改变的例子。据了解,在我国,确实有为汉字正音的工作,主管部门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这篇网文的出现,让很多网民猜测,难道是国家语委又正音了吗?正音工作为何总能引起公众热议?
记者最早看到这篇被刷屏的网文是在一个名为“中国播音主持网”的微信公号上,文章18日发布后,短时间就突破了十万+,此后又经过多个自媒体公号转载,瞬间引发热议。网友跟帖留言对这些字音的改动纷纷表示了困惑和不解,还有网友疑问,难道是国家语委又开始正音了吗?对此,记者昨天下午致电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工作人员表示,自己看到这个帖子也很惊诧:
对,我们也看到了,我们也想知道这个消息从哪里出来的,就是石径斜、鬓毛衰,还有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是吧,我们国家语委没有发布这样的东西。
《咬文嚼字》杂志社总编黄安靖也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转发这篇文章,他表示,网帖内容夸大其词:
我们仔细查了一下这个网上帖子里面的内容,它来源于什么呢? 它来源于2016年6月6日,国家语委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但这份征求意见的修订稿,还没有正式发布。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共进行过三次普通话审音工作,前两次分别是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启动,最近的一次于2011年启动,主要任务是根据当前语言生活发展需要修订1985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经过几年努力,已经完成了修订初稿研制,并且于2016年6月在教育部官网上发布征求公众意见。
记者昨天登录教育部官网,仍旧能够查阅到这份公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教授王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这份修订稿并未最终发布,从这个角度而言,所涉字词读音是否确定更改,尚有变数。
不过,网帖引发的关于“普通话读音是否应该修订”的话题持续两天热度不减,不少网友留言,许多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现如今竟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经常读错的字音,现在已经成为了对的……大家纷纷表示有些“发懵”,不知道现在我们到底应该读哪个字音才算正确。
也有相关人士对于一些汉字的统读发音提出了一些看法,比如“下载”一词,念四声zài,表达的是“搬运”的意思,如果按照网文所说,被改为三声,就失去了原有的特殊含义。
湖北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何广林从事播音工作三十余年,他表示,虽然改动之后的字发音更习惯于被大家所接受,但是这样的改动也会使原本属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对仗、押韵等语言美感不复存在。
我认为,在这些字音上,特别是一些古文中的字、古诗词里的一些字,它是代表了一种文化品位,那你现在把它改了,我个人觉得不太好。
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高级教师向彩霞表示:对于汉字的字音调整要慎之又慎,很多汉字音不同其背后的意思也不同。那么如何让大家都知道和接受,并且能够跟字意配合成为一个体系,这还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进行沉淀。
你比如说把铁骑jì改为铁骑qí,这个骑jì原来说的是一人一马,所以你改动它的时候还是要符合字的意思。
不过,对于所谓的“改拼音少数服从多数”这种网友们反对的标准,《咬文嚼字》杂志社总编黄安靖却十分赞同:
因为语言是约定成俗的,既然这些字大家都这样读,那就是异读不是错读,全国人民都这样读那就是按照规律,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错的话不可能全国人民都错的一样的,所以这个标准实际上也是动态的,知识有时候也要更新的,这是对的。
(编辑: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