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可以说是我们古代中国的一大创举,这项制度从隋唐时候开始确立,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给各级官僚机构选拔人才。这一制度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等到了明朝,它便达到了鼎盛。而这项制度历经数个朝代,直到1905年,清朝才宣布废除科举制。这一制度一直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可以说,在科举制建立之后,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
科举制度的利弊
当然,科举制作为一项制度,它自然是有利有弊。比如,有很多人就这么认为,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了八股取士,八股文严重地束缚了读书人的头脑,不利于培养真正的人才。尽管科举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但有一点是人们不可否认的,就是应该承认它是封建社会较为公平的选拔人才方式。
因为在古代,科举制经过长期发展,在古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科举制的盛行,使得它让人们心中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看法。而其实,这一点也延续到了现代社会,比如,现在我们的许多父母,也是这么认为的。为了孩子的学习,他们将之看成自己孩子的一切。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家长们也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孩子的学习。
那么在古代,人们的学习之路是怎么样呢?古时,当一个孩子要上学时,通常是要上蒙学,相当于幼儿园或小学。之后,学生上学的地方就被称为私塾,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初中与高中了。而作为私塾的老师,一般由科举落第的秀才或者童生担任,这往往也是他们自己创办的。
而学生们在学完之后,会得到什么呢?现在,我们从初中毕业后,就会有初中毕业证了,人们,往往将之称为初中生,而依次类推,就有高中生,大学生等等。而在古代,当学生们还没有参加正式的考试时,一般被称为“文童”“生童”。之后去参加县试,如果通过后,成为“童生”。而成为童生的人,才可以参加院试,考中的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我们最熟悉的一个秀才就是《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就是一个典型的秀才形象。
乡试结束之后,全国各地的举人,要去京城参加全国性的会试,一般在第二年的春天举行,所以,又称为“春闱”。考中的被称为“贡士”,第一名成为会元。
可见,在古代的考试中,如果能通过会试,那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将之比为如今的,985学校的博士生导师,应该是可以的。当然这只是小编个人的看法,如果小伙伴们有新的观点,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编辑: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