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网线逮到你——“全国百佳刑警”冯喆追逃记

  来源:315记者摄影家2020-11-05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315记者摄影家广东讯(王伟茗、柯君强、关玲 责任编辑:蔚楠)冯喆,46岁,1995年参加铁路公安工作,现任广州铁路公安局惠州公安处刑警支队二级警长20多年来,他先后在派出

315记者摄影家广东讯王伟茗、柯君强、关玲  责任编辑:蔚楠) 冯喆,46岁,1995年参加铁路公安工作,现任广州铁路公安局惠州公

1.jpg

安处刑警支队二级警长
20多年来,他先后在派出所警务区、客运执勤等岗位干过,最后在刑警支队扎下根。
他创造了惠州公安处周、月、年缉逃新纪录,被誉为“逃犯克星”。2013年以来,共抓获网上逃犯1500余名。

2014年5月,荣立个人一等功

2015年7月,荣立个人一等功

2016年9月,荣立个人一等功

2017年5月,荣立个人二等功

2018年7月,荣立个人二等功

2019年12月,荣立个人一等功

2017年9月,荣获公安部“全国百佳刑警”殊荣

01忠诚 | 他把正义读成“功”

2013公安局缉逃专项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当时身为龙川站派出所民警的冯喆看到所里迟迟未能取得战果,主动请缨,投身到缉逃工作中去。
他刻苦钻研刑侦业务知识,觉得传统的缉逃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已经落后于形势,要敢闯新路才有出路。他发现犯罪分子在茫茫人海中易于藏身,但在网络上总是会留下蛛丝马迹,把隐身在网络中的犯罪分子揪出来绳之以法,大有可为。

5.jpg


为了尽可能多的挤出时间,冯喆经常休班后继续留在岗位上开展缉逃工作。他绞尽脑汁,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资源,结合实际不断摸索,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发现了一名网上逃犯线索,经过数日的追踪,成功抓获了第一名逃犯。

6.jpg


在取得零的突破后,他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欣喜不已。在最初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抓获网上逃犯28名,最多的一天就抓获4名逃犯。当年,共抓获网上逃犯152名,排名全处第一。

02担当 | 他把担当走成“道”

2014年初,惠州公安处为进一步促进缉逃工作,将冯喆抽调到刑警支队,安排他专职开展缉逃工作。他深感组织信任,深知使命光荣,下定决心要将一个个自以为不露破绽的幕后真凶照出原形,将一个个长期逍遥法外的犯罪分子缉拿归案。

2.jpg

2016年下半年,他发现一名涉及广州市白云区某派出所辖区内一宗故意杀人案件已经潜逃十年的嫌疑人线索,通过数月的深度研判,他找出了其改头换面后的活动轨迹,并于当年11月将其抓捕归案。犯罪嫌疑人到案后感叹自己隐姓埋名十年,最终难逃正义的审判。

2019年1月,一名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广东汕头籍男子陈某某被当地警方通缉后,四处逃窜,行迹不定,抓捕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冯喆获悉该线索后,对其加大信息研判力度,通过连续数天的追踪,最终掌握其藏身地点,很快将其抓获归案,受到当地办案人员的高度好评。

7.jpg

2020年9月,他开展信息研判时,发现一内蒙古自治区籍男子的异常运动轨迹。该男子何某6年前因与他人发生纠纷,一气之下杀害2人后潜逃,四处躲藏,当地警方一直在追捕。冯喆通过长达半月的循线追踪,最终将潜逃6年之久的何某成功抓获归案。

3.jpg

由于他的深入钻研,很多别人绞尽脑汁、毫无头绪的逃犯,对他来说手到擒来。近两年,他先后协助各地公安机关抓捕制贩毒、盗抢骗等各类案件逃犯40余名。
他用实际行动、辉煌战果,告诉犯罪嫌疑人什么叫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03奉献 | 他把奉献写成“爱

缉逃考验的是勇谋和坚毅。几年来,他经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对着电脑、手机浏览数百个网页,检索数千条信息。分析锁定嫌犯后便马不停蹄地组织抓捕,无论风吹雨打,不管白天黑夜。
他的妻子也是一名三班倒的车站值勤民警,家中读书的女儿也很难见到他,就是远道而来的父母,有时他也无暇陪伴。

由于长时间面对电脑,他的视力下降得厉害,饮食不规律导致胃病、高血压、冠心病等问题随之而来。他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奔跑在缉逃路上,即便是受伤也不停歇。

8.jpg

2015年4月的一天,他在与抗拒抓捕的逃犯搏斗中光荣负伤,经医生诊断为右侧肱骨骨折。医生叮嘱他要静养一个月,但第二天他就吊着手臂准时到单位上班了,带领侦查员连续抓获2名逃犯。

他缉逃战果相当突出,对慕名前来向他请教秘诀的民警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精心总结归纳出来的经验传授出来,带出了一批新的缉逃青年骨干力量。全处上下形成“比学赶超”的浓郁氛围,呈现出“遍地花开、捷报频传”的良好态势。

4.jpg

追求卓越,护卫平安

他用忠诚和奉献

守卫这一特殊职业

用无私和正义

守护一方净土

用浩然正气

去温暖与感动平安中国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