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亮|你的思想与它一路远行

2021-05-14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你的思想与它一路远行——读恩师东坡石散文集《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有感文:陈志亮读《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这本书,就像跟东坡石先生做了交心的朋友。它的魅力在于不动声

你的思想与它一路远行

——读恩师东坡石散文集《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有感

文:陈志亮

读《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这本书,就像跟东坡石先生做了交心的朋友。它的魅力在于不动声色地让你跟着文字一起在古村里,仍飘着那些记忆;在山里面,还藏有哪些故事;在心香里,又藴有几瓣相思;在春天里,究竟有多少日子。

一百零八篇文章都是在用细节支撑,让读者用心灵感受。

初见《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这本书,就已经被封面深深地吸引。

再看书名《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简洁的九个字,却好似有着神奇的魔力。

一开始,我并不理解东坡石先生为何要用“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当书名。直到我看完这本书,才明白。何为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那便是东坡石先生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的心灵、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的行为、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的人格。正如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所言,王兴舟的散文,有正气、有才气、有灵气、接地气,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灵魂的熏陶。如同山间的野花一样,不要人夸好颜色,自有清气在人间。

在后记里,了解了这一切发生的源头,《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已是第三本散文集了。近几年来,东坡石先生在工作之余、养病间隙,又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文章,写得很杂,也很随意,都是些家常话、眼前事、心里思、人间情,往往信手写来,自然成文。为追求朴实和简洁,为文时少了许多的刻意和雕刻,为道日损,写作的坏习惯也改掉了不少。写散文时间长了,就喜欢胡乱地涂抹些文字,记录些事情,抒发些感情,也算是敝帚自珍,这些文字不是拿到报刊去发表,就是将其藏之于袋。2018年病休时闲居无事,把这一堆文稿逐一整理归类,殊不胜感慨,于是摭存旧稿三四,聊以自娱,遂成卷集,题名《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

2016年时我在读恩师东坡石先生散文集《太行风土小记》的日子里,它所带来的影响和对我个人的意义,却远没有结束。

2017年12月8日读《太行风土小记》有感在兴舟文苑公众号发布。

缘由所读恩师东坡石先生散文集《太行风土小记》收获颇丰,2019年4月12日我创作出了我的第一篇乡村题材散文《春天里的东坡》并有幸获奖。

可当我真正读完这本《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书时,才改变了以往的认知。

《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是一部有着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容易引人共鸣的读心著作。每个故事,都让我有了不一样的领悟,每种领悟,都有了不一样的见解。

作为开篇之作的《村庙》,东坡石先生离开故乡三十多年了,关于故乡的种种情形已陌生了好多,因此对于故乡的事情也有点淡漠了。但有些地方,是特别怀念的,那就是村庙,它曾做过学校,承载过东坡石先生五年的小学时光,还因为模糊的童爱,常常勾起东坡石先生有趣的想象。

表现出东坡石先生对脚下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恋,表现出对于生活回馈得无私无欲。

热闹过,冷清过,彷徨过,失意过。且让我们在途中驻足一会,感受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这部总页码352页的沉重书籍,在读到《石大沟记》《在滑师的日子》《我想给父亲写封信》《故乡的秋果》《麦黄杏熟时》《春分记》《清明雨》《谷雨天》《听桂堂记》等,在仔细研读每一个章节,既有泥土芬芳的朴实,又有情怀洞开的曼妙,使掌厨灶前的你,不得不忘记,炉火正旺的饭菜,不得不忘记,妻儿上班上学路上,耽误钟点的焦躁幽怨,只管一个人埋头书间,忘情的一口气接一口气,持续阅读下去。

难怪,人民日报社高级编审、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石英说,兴舟的散文,大致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抒情散文,一类是富含思辩意味或知识趣味的随笔性散文。

当我读完《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整本书把书合上的一瞬间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问题。工作之余、养病间隙我在干什么,回想自己的工作之余、养病间隙,几乎一路玩着、疯着就过来了。也就是说《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一百零八篇文章是东坡石先生在工作之余、养病间隙写出来的。

家乡的清晨收录在《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也是《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结尾,或许你的思想跟它一路远行来到东坡石先生的家乡,东坡石先生的家乡在太行山里,名字叫东坡。它北靠小寨坡,南临椿树岭,东倚东南坡,西面沿着山口出去,是一片较大的开阔地。村庄就座落在这个三面环山的山窝里,地势东高西低,梯田层层级级,漫坡高岗,树林遍布,是一个怡静安然的小山村。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好文章来不及细细分享,但我已然觉得,文章字里行间的背后都是东坡石先生用心搭建起来的一个世界,淡如浅出,纯粹地去阅读,其实也是一种特别的心境和体悟。

作者简介

陈志亮, 系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乡电务段。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