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边、在草地、在森林,搭起大地色系的天幕、帐篷,白日沐浴着阳光游戏、读书,傍晚时分围炉生火做饭,入夜后点亮暖黄色串灯与亲朋聊天。在大自然提供的最好秀场上,美好的食物、精致的器具、亲切的伙伴共同营造了露营的舒适、惬意体验。
仿佛在一夜之间,露营成为了时下情侣约会、亲子出行、朋友聚会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即使不曾体验,但你一定以其他形式关注过它:社交媒体的朋友动态、生活方式类自媒体的推文、各大主流网络平台的热搜榜单、线下商场或电商平台的营销······
露营似一阵风潮席卷而来,而未被卷入其中的人或许按捺不住内心疑问:露营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什么样的人会喜欢露营?他们喜欢露营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让露营快速“出圈”?
科普
此精致露营
非彼“露营”
露营作为一种短时的户外生活方式,携带帐篷,离开城市在户外扎营度过短暂几日或许是有关它最简单的解释。
在户外运动爱好者看来,国内早期流行的露营方式是一种艰苦、粗犷的体验,背上背包,到野外探险,体能消耗、气候多变、环境复杂等一系列因素使旅途充满挑战。而时下流行的露营方式更多地被称之为“精致露营”,这是一种更加追求舒适、优雅、高颜值的度假式露营方式。
“精致露营”翻译自英文单词“Glamping”,该单词由“Glamorous”(有魅力的,独特的)和“ Camping”(露营)组合而成,在国内曾被译为野奢露营、风格露营等。
“Glamping”一词2005年首次出现在英国,2016年被添加到牛津英语词典中。虽然该词汇出现的历史不到20年,但它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可以追溯到16世纪欧洲贵族郊游、20世纪富有欧人的非洲狩猎,带上豪华帐篷、折叠浴缸、发电机、香槟等物品,在寻求自然、冒险的同时享受家一般的舒适。
2018年11月,来自杭州、北京、上海、苏州等地的户外爱好者在杭州聚集,丹麦大白熊白色帐篷、全球淘购的器皿奠定了这次露营大会的基调,这也被称为国内“精致露营”的启蒙。
大数据告诉你
它到底有多火
露营经济的热潮可以在旅行平台、社交媒体、企业信息等数据中窥见一斑。
据携程发布的《2022五一假期出游报告》,假期首日,“露营”在平台的访问热度达到历史峰值,搜索热度环比上周增长90%。五一期间,携程平台上带有“露营”标签的相关酒店、民宿订单量较清明假期增长153%。自2021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携程平台的露营产品数量增长近10倍。同程旅行大数据则显示,2022年五一假期,“露营”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17%。森林露营、海岛露营、公园露营、星空露营和亲子露营成为最受关注的露营主题。
在小红书上,有超过355万条露营相关笔记。近日,平台还推出了“露营季”专题活动,将20位户外博主的笔记分为新手攻略、装备选购指南、美食推荐、营地搭建技巧、玩乐手册展示,并邀请用户发布笔记赢取万元奖品。
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我国有露营相关企业大约5万家,其中有超过2万家企业是在近一年内成立,今年1月以来成立的企业近1万家。与此同时,户外运动品牌的业务也迅猛发展。以主营帐篷生意的牧高笛为例,其今年一季度的营收已有3.27亿元,同比增加56%。从4月初至今,牧高笛股价上涨超过130%,市值增加超过30亿元。
玩家讲述
可以既“糟糕”又“很好玩儿”
通过网络展示的露营体验犹如电影般梦幻浪漫。而对于参与者而言,实际感受要复杂得多。
2021年5月,在杭州一家户外公司工作的陈静在同事邀约下前往浙江安吉松林湖露营。此前,她对露营一无所知,进入户外公司只是偶然。
刚出门时天气尚好,到达目的地后却发现大雨将至。闷热的天气、树林里水汽的蒸发,让她感觉仿佛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她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放弃新鲜的空气来此感受闷热。受雨水影响,他们不得不在离开前把棉质天幕晒干避免发霉,而收拾帐篷和设备更需要花上好几个小时。
对于这次露营,陈静的感受显得有点矛盾,她同时用“糟糕”、“挺好玩儿”来描述这次体验。最初带给她惊喜的是食物。在她的预期中,户外生活将由方便食品草草打发,没想到,同行的户外玩家带来了海底捞底料和清洗干净的蔬菜,现场做了煲仔饭和烤羊排,车载冰箱里还有冰镇可乐,而伴随着野外劳作的相互劳作,原本有些生疏的同事也开始熟络起来。
4个月后,她和几个朋友出发前往台州露营。他们选择了一处人烟稀少的山村,在湖边安营扎寨。第二天早上七点左右,当她裹着羽绒服打算步行前往远处的厕所时,眼前的一幕让她觉得宛如仙境:光洁的湖面倒映着墨绿色山林,山间与湖面雾气氤氲。“那一刻我觉得不虚此行。”
通过社交媒体,陈静发现,露营好像突然间受到所有人的关注。高中同学、大学同学,这些原本远离户外圈的人都纷纷加入了“露营队伍”。虽然算不上资深户外玩家,但她还是偶尔会在那些照片中发现一站式打卡的痕迹,如果连炉具等装备都没有,很难谈得上“露营”。
“挑选装备的最大标准是颜值”
装备,在某种程度上会暴露一个人的户外水平。户外爱好者把露营装备分为厨房系统、睡眠系统、客厅系统。天幕、蛋卷桌、炉具灶具、气罐、保温箱、火炉等属于厨房系统,帐篷、床、睡袋、枕头则属于睡眠系统。
广东珠海的潘运乾早期是传统露营玩家,2020年开始尝试精致露营。他和朋友初次购买设备花了两万多元。挑选设备时,他们最大的标准是——颜值。反复挑选后,他们统一选择了大地色系装备。
“我觉得在‘精致露营’这个概念里,颜值是非常重要的,玩家的态度得精致,装备也得精致。”潘运乾说,他们当时的花费就入门玩家而言算是中高端,后来设备又进行了多次迭代。
在他众多的露营体验中,印象最深刻的是2021年在河北张家口的一次同好交流。为了参加这次露营,他们一行4人从珠海飞往张家口,用快递将200多斤的设备发往当地。
为了保证朋友的5岁女儿睡得舒适,他们携带了三层不同功能的床垫:底下一层隔绝潮气,中间是气垫,最上层是“奶酪”,填充着海绵。真正引来“围观”的是那六七个粤式点心蒸笼,让住在隔壁的露营者感慨:吃得精致!
在同一个营地,看到其他露营者使用相同或不同的装备,都可以上前交流。潘运乾把这理解为一种文化交流,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人可以相互欣赏、碰撞。
对于营地的设施水平,他也有自己的观察。他说,广东惠州一处新开的营地配套服务相对完善,即使在野外,营地洗手间也做到了没有小昆虫、没有异味,淋浴间宽敞明亮、冷暖设备齐全。
都市女性生活美学与成年人的“过家家”
“大家的工作生活中的压力需要一个释放的地方。”在玩露营的同时,作为三孩爸爸的潘运乾与一位两孩爸爸的朋友开始运营户外自媒体账号“爸爸爱露营”。他发现,有一定物质基础的家庭是露营的重要消费群体,他们有带着家人出门的需求,也愿意投入时间经历去研究,最重要的是,有购买装备的经济实力。而在各平台账号粉丝数量也是“每逢佳节倍增长”,仅五一期间,单平台粉丝的增长量就有小几万。
潘运乾还发现,不少都市女性平时在工作中无法实现的生活美学都在露营中得到了展现。她们在一线城市上班,暂时没有能力购房,但可以在户外花更低的成本打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摆放精致的物件、摘些野草野花,放上音乐,点上沉香,磨点咖啡。穿上机能马甲,她们得以呈现一个更不一样的自己。“不少女孩真的很沉迷,她们的审美和追求在这个环境下得到了一些升华。”
潘运乾曾经提出带父母去露营,没想到遭到了拒绝。父亲说,小时候天天去田里抓老鼠,这有什么好玩的?他意识到,露营作为一种旅行方式,主要在80后、90后、00后眼中充满新奇。“我觉得露营是亲近自然、享受美食、肆意撒欢,是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他的观察与马蜂窝发布的《2022露营品质研究报告》中的一些结论不谋而合。马蜂窝提供的露营人群画像显示,一线、新一线都市人是露营的主要客群,北京、成都、上海、广州在露营消费者客源地中位居前四。2021年露营消费者中,女性是主要决策者,占比高达64%;而在消费者性别年龄分布上,热爱自然、追赶潮流的90后、00后年轻游客与重视孩子体验式教育的80后成为露营圈的两大“主力军”。
“其实精致露营就是成年人的过家家,很繁琐但是也很享受。准备、清理的过程是麻烦的,但你身处其中做点什么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很治愈。”被网友们称为“二叔”的贺礼煜更多地把露营看作男性在压力下寻找的短暂休憩。
他说,当篝火点燃的那一刹那,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尽管已经参加过无数次露营,点燃过无数篝火,但每一次点燃篝火的感受仍然是不同的。那时,甚至常常不需要聊天,只是发呆就让他觉得美好。
他回忆着,在松林湖边,他们好不容易点燃湿漉漉的松枝,听到它们在燃烧中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眺望着平静的湖面、眺望着对岸点滴灯火,他念起朋友写的一段话:“火苗闪现的那一刻,我完全抽离了,仿佛进入了一个纯粹世界,只有自己,只有无边的平静和愉悦。”
观察
大家为什么爱露营?自然、疫情、视觉
无论是哪种露营,其实归根结底都有一个核心——那是都市人对于大自然的向往。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回到自然,营造了属于自己的别处生活。
至于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都市人群对自然的崇尚,瑞典民族学学者奥维·洛夫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在《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一书中曾经给出答案。中产阶级对自然的观念呈现出文化上的矛盾,一方面他们憎恶“自然方式”,但另一方面,又渴望和迷恋“自然生活”,那些风景胜地成为防治人类过度文明化的良方。
谈起露营为何迅速席卷一线城市,不同的玩家常常给出同样的答案:自然、疫情、视觉。在高密度、快节奏、被规则和理性主导的现代生活中,身心疲惫的都市人需要一个出口。大自然是最好的休憩场所,能够疗愈一切创伤。
近两年,疫情影响了此前时兴的出境游、跨省游等流动方式,精致露营成为兼具舒适与新奇的替代体验。在都市人循环往复的焦虑与变动中,人们也越发涌现出对自然、对本真的渴望。而另一方面,视觉时代的来临,图片与视频成为记录当下与快速传播的便捷工具,也进一步生成了旅游的意义。
南京大学周宪教授此前在《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一文中曾阐述,在现代城市空间中,个性化生活受到限制,感性被压抑,来自各方的压力使得人们不时生出冲破现代化牢笼的冒险冲动。而旅游所具备的“偏离”和“审美”两种特征恰好提供了短暂逃脱的方式,使人们得以暂时离开理性原则所控制的日常生活,转向一种感性体验的愉悦。
照片作为旅游的见证发挥着重要作用。事件结束后,照片仍然存在,照片使这次体验享有了不朽性。
(编辑: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