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银龄族”重返职场

  来源:光明日报任欢2022-11-2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近期,前程无忧发布《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68%的老龄群体在退休后有强烈的就业意愿。其中,46.7%老年人重返就业市场为寻

近期,前程无忧发布《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68%的老龄群体在退休后有强烈的就业意愿。其中,46.7%老年人重返就业市场为寻求个人和社会价值。19%求职者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

实际上,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健康状况的不断改善,如今有越来越多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仍有精力和意愿继续参与社会活动。“‘银龄族’再就业”话题受到社会公众密切关注。

然而,“银龄族”想重返职场,仍面临诸多阻力:相关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求职时容易遭受“年龄歧视”、能身体力行的合适工种少……“银龄族”再就业,如何少走弯路?记者就此进行深入走访。

“银龄”心声——

虽然不服老 但也有无奈

今年55岁的赵宝秀女士本应乐享退休生活,不过随着去年外孙女的降生,她便马不停蹄从山东老家来到北京,洗衣做饭带娃,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赵宝秀退休前是当地一家公办幼儿园的园长,因为工作认真负责,在当地小有名气。“说心里话,我心态比较年轻,也喜欢小孩子,退休后想过自己开一家幼儿园,既能找点事情做,又可以创收。但考虑到女儿女婿平时工作都很忙,这会儿小宝宝身边又离不了人,我就来了。”她说。

和赵宝秀一样,退休后要帮子女看孩子的老人并不在少数。根据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2021年开展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调查”(以下简称“调查”),在1700多位参与调查的老年人中,有大概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承担着子孙两代人的家庭劳务(主要指“帮子女看孩子”“帮子女做家务”两种典型的老年人家庭劳务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老年人能对年轻家庭进行有效帮扶;另一方面,老人身心压力陡增、晚年生活品质被家务拖累、抚育意愿降低、科学抚育能力不足等多种问题也不容忽视。

“照顾小孩是挺辛苦的,女儿女婿也提过可以找保姆,让我好好休息,但我却不放心。”赵宝秀说。

生活在山西太原、61岁的蔡先生也想重返职场,但他坦言:“目前市面上很难找到适合我们这些过去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的工作岗位。”蔡先生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后一直闲在家中,“这几年我也想过找个保安、保洁之类的工作试试,可总觉得磨不开面子。去一些公司应聘,人家一看我的年龄就拒绝了。我也能理解,毕竟不是年轻人,万一哪天累出点毛病,都是麻烦事”。

“前段时间我看新闻,说有一位快80岁的环卫工人,讨薪两年多未果。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说,因为老人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所以他与公司的劳动合同终止,不属于劳动监察处理范围。我身边很多有再就业意向的老伙计看完以后都忧心忡忡,万一类似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可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处理。”蔡先生说。

事实上,根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银龄族”再就业,与用工单位不再形成劳动关系,用工单位仅需支付报酬,并不涉及社会保险等。这意味着“银龄族”的劳动权益保障,其实一直处于空白地带。选择保安、保洁、城市环卫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很多“银龄族”的无奈之举。

社会现实——

企业同老年人缺乏有效沟通

今年8月24日,由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老年人才网(以下简称“老年人才网”)上线,包含“求职招聘”“择业指导”“双创平台”等多个频道。网站上线才2天,就吸引了5000多名求职者、100多家企业注册。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老年人才网旨在为老年人再就业拓宽渠道搭建平台,打造老龄人力智库,推动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并为全国老年人才、涉老组织、为老服务机构及用人单位提供专业、权威、实用的信息服务。

通过老年人才网,记者联系到一家位于北京的养老服务公司,该公司在网站发布了护理员、护士等岗位的招聘信息,多数没有设年龄上限。该公司联系人介绍,相比年轻人,公司更欢迎“银龄族”的加入,“以护理员这一岗位来说,老年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关爱老年人,而且很多老年人更加吃苦耐劳,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家招聘编辑的杂志社联系人也表示,“银龄族”在退休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以文字编辑为例,我们对招聘的对象有较高学历要求,这意味着受聘者不仅可以对文稿质量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可以独立进行加工修改校对,并确保最终成稿质量符合编辑规范要求”。

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负责人戴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年,有越来越多的“银龄族”踏上求职路,并且希望能够从事和之前工作相关的职业。尽管这些老年人在能力上符合要求,但企业仍然会担心老年人无法适应较高的工作强度,不敢轻易提供工作机会。“而且一些老年人做事比较随意,比如干一段时间觉得不满意,或者家里有事,有时不打招呼就走了。这就导致好多企业现在只给老年人提供服务保障等临时性岗位。”戴女士说。

不久前,麦当劳曾在老年人才网发布消息,招聘退休员工女50岁以上、男60岁以上,采用弹性工作制,每周工作4天至5天,每天工作4小时至8小时,每月工资1800元至3500元。记者从一家麦当劳了解到,招聘岗位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扫码测温、收拾餐盘、制作食品等。很多退休老人觉得,这份工作不算累,可以胜任。但也有退休老人觉得,薪水没有达到预期,工作意愿不强。

对此,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造成上述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有求职意向的老年人和提供岗位的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比如,很多招聘网站上面向年龄50岁至60岁的招聘岗位相对较少,而面向60岁以上的招聘岗位几乎为零。

“一方面,我国家政服务类、餐饮服务类、社区服务类等岗位缺口非常大,但很多老年人却没有渠道掌握相关招聘信息;另一方面,一些专业技术行业,像医生、教师等可谓‘越老越值钱’,这部分人退休后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其实仍被社会需要,如果开发利用好这类老年人的‘智慧红利’,帮助他们实现二次就业,在其专业领域继续发挥作用,就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位负责人说。

多方建议——

积极促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目前,志愿服务是老年人愿意参加,也是政府提倡的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参与志愿服务,一方面能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有助于老年人再社会化。

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瑞虹第一社区党总支书记华磊告诉记者,社区会定期张贴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吸引退休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比如,近期社区附近的公园开园,需要大量志愿者维护秩序。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把招募公园志愿者的信息告知居委会后,居委会再将信息(包括志愿服务内容和补贴等)告知老年志愿者,老年志愿者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报名,闲暇时间比较多的老年志愿者会选择每天去公园维护秩序,闲暇时间较少的会选择一周去两天。这样弹性的时间设置,既能让退休老人发挥余热,又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华磊说。

老年人选择参与志愿服务,除了一些人是基于情怀付出外,还有很多人期望能够获得一定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比如,根据《报告》,有三分之一的老年求职者希望通过再就业补贴家用、增加收入,来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但当前老年人普遍缺乏再就业相关渠道,只能选择参与志愿服务。华磊表示,社区很多老年人都是通过朋友或亲戚的介绍寻找就业机会,导致大部分老年人群体再就业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老年人再就业的宣传,督促招聘平台发布更多服务时长、服务内容、薪资待遇等岗位信息,从而吸引老年人对再就业的关注”。

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副主任鲍春雷看来,当前加强老年人才人力资源开发很有必要。但老年人内部包括不同类型的群体,对于高层次老年人才应积极推动他们发挥作用,而对于一般性老年人力资源,则应在尊重老年人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提供更多渠道来引导他们再就业。“以高龄农民工特别是建筑行业大龄农民工为例,他们退休后如果仅靠养老金收入,则很难维持生活,因此再就业创收的意愿很强。对于这部分群体,我们应该加大技能培训开发力度,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鲍春雷说。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副主任许志星认为,更好推进老年人创业也是开发老年人才人力资源的有效探索,“我们研究发现,老年人创业更关注非财务报酬,比如生活质量是否提高、自我价值是否提升等。但老年人创业往往遭遇更多阻力,包括缺乏有效指导、资本的不信任等”。

如何确保老年人创业行稳致远?“在政策激励方面,可以专门成立老年创业经济主管机构,针对老年人创业项目和资金支持等方面提供更多帮助;而在教育方面,建议把老年人创业纳入老年教育培训体系中。另外,现在创业都需要数字技术,目前数字技术对老年人来说相对陌生。相信随着政府、社会以及老年人三方努力协作,老年人积累一辈子的知识和经验将成为创业的宝贵财富,助其创造更多社会价值。”许志星说。

(编辑:映雪)


聚焦“银龄族”重返职场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