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美容消费市场也在蓬勃发展。新氧数据颜究院与搜扬美商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近五年来,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后受疫情影响增速放缓,但年复合增长率仍保持在15%以上且高于全球。2022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接近2300亿元,预计2023年可达到2354万人。
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商家通过助长容貌焦虑情绪蔓延,误导消费者,让其忽视医疗美容行业潜藏的风险,甚至催生了无证经营、虚假宣传、违规操作、诱导贷款等一系列行业乱象。
黑猫大数据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黑猫投诉平台,自2018年起医美行业的投诉整体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2022年医美行业相关投诉7800余件,从用户年龄来看,医美行业投诉用户主要是90后、95后及00后,其中20~30岁用户占比超过60%。
去年4月,“女子花近8万元整容整出9级伤残”话题登上热搜,阅读量超2亿。据悉,方女士等7人在北京一家私立医美诊所进行了双眼皮修复、去眼袋等手术。然而整容变成了毁容,有4人甚至还落下九级伤残。法院一审认为,医美诊所存在欺诈行为,7人分别获赔29万余元至80万余元不等。
整容反被毁容的案例不胜枚举,但美丽陷阱远不止如此。随着整容年轻化,越来越多年轻人甚至大学生走进医美市场,但其中一些人却迈入了不法商家趁机设下的“美容贷”圈套。
一些美容机构进行免费无息等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宣传,很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办理了贷款,而当他们发现自己被贷款时,已经背上征信债务。据黑猫大数据中心数据统计,2022年黑猫投诉平台涉及医美贷问题投诉1400余件,占医美行业投诉约20%。
随着医美普及度的提高,近年来,家用医疗美容设备市场也愈发火热。去年618购物节,某平台射频美容仪成交额同比增长5倍,多款品牌家用美容仪月销量上万。但家用美容仪市场也存在产品虚假宣传、质量问题等现象。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美容仪”的相关投诉有1700余条,消费者反馈使用美容仪后出现产品质量瑕疵,使用时漏电,脸部被烫伤、使用后面部出现凹陷等情况。
面对市场乱象,去年9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商务部等11部门联合行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表示,医美是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赛道之一,随着产业规模和消费者数量快速增长,医美消费者权益保护应得到重视与加强。“上海市消保委希望,与行业组织、头部企业共同携手,着力提升医美消费者的知情权保护水平。让消费者知道如何选择安全的产品、如何保护自身的权益,打破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
中消协呼吁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行业协会及消协组织等应当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医疗美容机构应主动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服务品质,多方合力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消费者自身也需更加警醒,看准是否“三正规”齐全,即正规医院、正规医生、正规产品。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医美需求,正确选择医美机构,审慎作出医美决策。
(编辑: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