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张卉(化名)得知一家海外乳业集团今年可对中国市场提供50万罐“柠檬宝宝”特食奶粉后,第一时间将这一消息分享在超过1000人的患者群中。“找粮”“囤粮”对于张卉而言,已是稀松平常的事。
“柠檬宝宝”即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由于体内缺乏一种酶,该类罕见疾病患者如果食用普通乳制品乃至母乳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前述提及的不含四种特定氨基酸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下称“特医食品”或“特食”)奶粉,是他们终身维系生命的“口粮”。
有报告显示,80.5%的罕见病患者经历过一次或以上的特医食品“断粮”危机。能否稳定购买特医食品与患者所用渠道相关,相较于药品主要在医院和药房购买,罕见病类特医食品的购买渠道目前主要是非正式渠道,通过医院渠道购买仅占三成。
截至2024年3月,我国注册的“特医食品”共175款,但仅有1个罕见病病种(苯丙酮尿症)有特食产品获批。注册难、成本高、技术标准不完善,导致企业难以获得特食生产资质。与此同时,我国特医食品的研发和监管起步晚,目前市场需求仍一定程度上依赖进口。
对于张卉等多数罕见病患儿家庭而言,代购或者电商订购成为目前获得特食的主要合法渠道,但电商和“海淘”的数量、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不一。多名受访业界人士认为,当前罕见病类特医食品注册审批制度已有所放宽。但从特食的“增供”和“保供”,到患者可及性、支付保障,仍有许多待解难题。
罕见病特食进院难
张卉的孩子今年6岁了,全家居住在北京。据其回忆,自打孩子出生后被确诊甲基丙二酸血症以来,特食奶粉就是家中头等重要的日常消耗品。“400g一罐的特食奶粉,一个月要用掉四五罐。吃得不够,孩子可能发病;产品质量出问题,孩子也可能发病。”
一份去年由北京病痛挑战基金会、上海新华医院等共同发布的罕见病特食报告显示,在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121种疾病中,对特医食品依赖程度最高的疾病有18种。这18种疾病治疗有三点共性:特医食品有明确的治疗效果;需及时、终身、足量使用特食;特食产品无法被我国现有肠内营养剂所替代。甲基丙二酸血症就是前述18种疾病之一。
肠内营养剂与特医食品“和而不同”。特医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食品。特医食品可部分取代正常饮食,为患者提供维持生长发育和正常生活所需的必需营养素。
在特医食品这一概念进入中国以前,我国主要通过肠内营养制剂为患者提供临床营养支持,所以特医食品进入中国的早期,是作为一种肠内营养制剂按照化学药品进行监管。2015年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首次明确特医食品的法律地位。不过,肠内营养制剂这一品类也同时进行了保留并依旧作为药品流通。
根据规定,特医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单独食用或配合其他食品食用。去年以来,山东、贵州等多省份也发布了“医疗机构经营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管理办法”,但特食“进院”困难重重。
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比如,“双轨制”之下,特医食品往往难以像药品、医用耗材或医疗服务项目一样,获得全国统一的编码标准。与此同时,作为医用食品,特食为医院的应税项目。
更关键的是,医院所销售的特医食品,需要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可以在国内上市销售。但目前,在罕见病中,仅苯丙酮尿症所需的特食产品获得“国标”,其他罕见病治疗所需医用食品无一获得“特医食品”资质,只能以普通食品的身份上市销售。
张卉回忆称,近四年来,她的孩子并没有从医院里购买过特食,而在超过1200人的“柠檬宝宝”患者组织中,据其他家长反映,全国各地的情况也概莫如是。“数年前,山东等疾病多发的省份还有医院能够开到(特食奶粉),后来这个渠道随着特医食品实施注册制管理,就渐渐收窄了。”
“我们医院目前没有特食。医生可以开处方,但更多是向患者及家属做推荐,至于哪款产品更好,我们临床大夫也不是很清楚。具备罕见病医学素养的专业营养师也是稀缺。”北京某三级医院儿科医生告诉第一财经。
三种院外拿药渠道
海外代购、通过厂家或经销商购买和电商平台,是罕见病患者获得特食的三种主要渠道。
在经济可负担的情况下,国内厂商可能并非张卉们的首选——其一,可选择的余地不多;其二,所谓“特食”实际并未获得监管部门的“特食”注册资质,生产良莠不齐。
“固体饮料打特医食品的‘擦边球’,无法保证所有厂家的产品都能达到特医食品的标准。”一名负责罕见病业务板块的企业界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不过,张卉也表示,她曾和多家国内厂商和业界人士进行沟通。由于多种特食产品技术指标不清晰、原辅料使用要求不明确等,企业即便有意愿付出时间和成本,也难以获得“特食”的合法身份。
张卉提到,有企业因为“拿不到特食身份”,所以将特食生产线迁到国外,再以跨境电商的形式进口国内。对比之下,产品售价就提高了。
而在国内市场的灰色地带中,国内厂商生产的操作规程和卫生管理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张卉记得,她曾“图便宜”买了某小作坊生产的特食,“孩子吃下去没不良反应,但我在奶粉中几度发现了头发等杂物,就不敢给孩子吃了”。
于是,张卉最终还是将视线投向成熟的海外特食产品,却仍面临“吃了这顿,没了下顿”的困扰。
记者了解到,目前,海外产品需要患者合力从各种代购途径和电商途径获得,面临运输、海关、检疫等不确定性。此外,消费者采购跨境产品有年度金额限制,单次按身份证报关亦有报关量限制。
海外市场供不应求、厂商停产等情况亦时由发生。前述企业界人士在与海外厂商沟通时发现,生产特医食品需要专门的符合标准的生产线。以特食奶粉为例,工厂需要把原先普通奶粉的生产停下,对生产线充分清洗,再进行特食奶粉生产,以防止混入正常奶粉,导致安全风险。因罕见病的市场需求小,生产一批次某一产品可能足以供给全球市场几个月甚至一年的需求,所以这些企业通常会统计全球需求量,在特定月份进行一次性生产。
“通过与海外厂商或经销商提前达成采购合作,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否则,中国的需求是不在这些厂商的统计范围内的,换言之,中国‘海淘’的海外特食产品是在分存量‘蛋糕’,面临全球市场需求增加,供不应求风险。此外,因为企业对专门生产线的经济投入敏感,如果当年普通奶粉需求量大,也存在特食奶粉停产风险。”该企业界人士说。
如何激发企业生产积极性
从根本上来看,要想减轻张卉等罕见病家庭的特食“断粮”忧虑,需要突破产业供给短板,解决特医食品注册生产成本高与市场小之间的矛盾。
韩国每日乳业海外事业部总负责人朴政昱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对于关乎患者生命的特食产品,中国应形成稳定的市场供应,吸引更多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参与。从全球来看,“中国的奶粉注册制是最严格的”,企业认同这一监管趋势,但也需要承认,注册无疑是一笔比较大的企业投入。
在他看来,海外企业是否会在中国走特医食品注册,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成熟度是其中重要一环,但企业也会考虑投入回报。中国市场需求有多大、患者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如何等,这些都事关企业注册的积极性。
朴政昱还提出,建议中国罕见病特医食品的注册技术标准等进一步明晰,并与海外标准相衔接,以支撑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参与注册。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官网,配料名称应按照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相关规定进行规范。而前述罕见病特食报告显示,在对特食依赖度最高的18种罕见病中,数种罕见病所需的特食配方不在相关国家标准中。
针对罕见病类特医食品的标准未完全打通的问题,标准制定方已在开展修订工作。今年1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4项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政策优化也体现在临床试验、注册审评审批等多个环节。
与药品类似,特医食品注册需要进行临床试验。5月11日,市场监管总局官微“市说新语”发文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优化了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相关要求。结合临床试验开展实际和产业发展现状,对受试者人数和试验周期不再作具体数量要求。
另据4月底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征求意见稿)》,“罕见病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以申请适用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审评时间缩短至30个工作日。这是对今年1月正式实施的修订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补充完善。
前述企业界认为,缩短罕见病类特医食品的审评审批时间,给企业释放了一个积极的政策信号。但总体来看,国内特食市场从企业自主研发到政府监管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监管上,需要卫健部门、医保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协同配合;研发上,需要有更多细化的产业培育和支持政策,支持企业研发投入。此外,对于一些全球比较成熟的特医食品,如何更短时间“引进来”等,也尤为关键。
据媒体报道,在2024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暨博览会期间,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蔡威教授也提出建议,进一步放宽罕见病类特医食品注册审批制度,缩短企业的研发时间与成本,激发企业积极性。同时,可以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对成熟的进口产品实行先有条件注册许可进口和临床使用,在真实世界中收集数据,作为延续注册的证据,从而让中国的患者有更多选择。此外,在实际应用方面,建议加大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步伐,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编辑: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