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满1000送 600”、“大到买房买车,小到家用电器,买啥都能返”, 也就是说,假设你买套房需要花费100万元,如果持续返利就相当于你最终只需支付40万!世间真有这样的好事?
近期多位江苏连云港的消费者和商家向《天天315》节目组反映,一家名为趣购购物商城的“消费返利”电商平台,打着高额返利旗号免费吸纳会员、招商,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和商家参与。头几个月平台按时返利,大家都以为世间真有这样的好事,但是好景不长,这家公司正常运营了不到一年就停止返利,圈钱消失。如今返利承诺成空,当地的联盟商家成为代罪羔羊,消费者则发现买回家的商品货次价高。
家具商王先生介绍,当时趣购商城业务员劝说他加盟时反复强调,“免费加盟,只需商家售出一件商品后向平台支付10%的营业额,而平台会给消费者满1000返600,很多商家加盟后都实现了营业额翻倍增长。王先生说,他当时对这种返利模式能否盈利也半信半疑,甚至觉得有些离谱,不明白对方为何赔钱做买卖,但后来上网查看到有关商城正面评价的新闻,了解返利规则后,他消除了疑虑,最终选择加盟。
家具商:“吃的、住的、买房子,任何够1000块钱,他都给你返600。怎么返呢?分是1年半到2年的时间,说是这样返的,不是一次性返给你的。他就说打响这个牌子,我交100块钱给他,他返给客户,这样我卖东西不是能多卖吗?我当时是这样想的。”
如何做到返利60%,又不赔钱?趣购购物商城靠什么盈利?加盟商还留存有商城的宣传资料,记者注意到,里面没有提及这些内容,只是重点介绍了公司的经营理念,宣传页上有一段醒目的红字,大致内容是说,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商品之后,企业应把消费者的消费视同是对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该企业的利润一定比例返还给消费者,也就是说,消费=投资=盈利。在红字下方还注明有经营模式:消费者直接从联盟商家处购买商品,商家售出一件商品后向平台上缴会员消费额的10%,上传消费者信息并注册会员,在这之后,平台会逐日赠送消费额的60%给消费者。
对于为什么返利60%,不会赔钱的问题,趣购在宣传页问题答疑处有简短解释,趣购说,公司只是把营业额的百分之五用来和满1000元的会员平均分,大家都集中在这里消费,公司赚钱了拿出一部分来给大家分也是合理的。
加盟商家还留存有趣购官方网站的截图,网站上有一则《运营模式简介》,上面提到 "地球不会爆炸,人们的消费就不会停止,我们的钱就会永远送下去。"还有,"返利钱来自联盟商家10%营业额,和平台收入的50%,真正做到钱出于消费者,用于消费者!"
多位加盟商都说,当时看到这些内容,觉得有些道理,所以加盟了。哪料这家公司只为圈钱而来。如今返利承诺成空,自己成为代罪羔羊,经营了12年的店铺不得不面临关门危机。
家具商:“到后来他就不返了,给他多少他都不返了。人家找我,现在我自己又贴了钱。我这个店开了12年了,被他搞这一次,现在店都关门了。说实话我也赔不起,好比这1000块钱的东西,交100块钱给他,我应该挣100块钱,现在人家再问我要600块钱,我能贴得起吗?我交的50万不是本吗?我不要你返的钱,你把50万给我,我返给消费者,利息什么我也不说了。到后来7、8月份,他又来了一招?你1万块钱的利润,你交1000块钱给他,他再给你返12000。到后来有的人真的交了,我也交了1500块钱,之后返了有500块钱,后来也不返了。”
家电商李先生的遭遇也和王先生一模一样,目前也面临不得不关门的窘境。
家电商:以趣购平台来带动我们店的生意,我当初感觉也可以。我就问需要加盟费什么的么,他说不用加盟费。那3000块钱消费者仍然按3000块钱来拿,但是这3000块钱我要交300块钱给平台,消费者买3000块钱的东西返1800块钱,他当时承诺的是一年半的时间逐日返还。在网上查了以后,感觉评论都什么特别好,就相信了。也是熟人介绍才做的。结果到去年夏天的时候,就已经不返了,消费者现在到我店里来要返利。店现在不好干了。”
有消费者则发现买回家的商品货次价高。
消费者:“去加盟商处买的,他就说1000块钱返600。当时因为有好多买的,现在全上当了。货是收到了,就是买贵了,商品不值那个钱。但是你已经上当了,已经买了,这个钱他也不退。反正现在知道是上当了,从今往后再有这样的事儿,可不能信了。”
记者上网搜索趣购购物网站时发现,全国多地已有不少消费者和商家中招,有多家媒体报道,趣购购物网站在“消费1000送600”的模式下已经“狂奔”两年多,在全国20多个省市吸引了近7万商家加盟和数目不详的众多消费者携巨资参与。
据其他媒体记者依据趣购商城2016年下旬放出的消息数据统计,趣购受骗会员高达数千万。
据记者调查后发现,这家网站的高额赠送模式与2013年审结的当时全国最大网络传销案“万家购物”有高度相似之处。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家机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现在不知又隐藏在哪里,继续圈钱。
对于这个案例涉及的相关问题,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和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邵桐做出了分析点评。
经济之声:这家网站的高额赠送模式与2013年审结的当时全国最大网络传销案“万家购物”是否是有高度相似之处?
芦云:“是的,当时‘万家购物’这个案件涉及面非常大,涉及到全国31个省,9万多个加盟商,所谓的会员人数也达到了将近200万人。但是他这种模式开始之后不久就已经遭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质疑,因为会发现它并不像承诺中说的那样能够如约返利。后来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公安局的调查,认定了‘万家购物’的这种方式涉嫌网络传销,它的主要负责人也被判处了有期徒刑。这种方式实际上跟今天这个案件是非常相似的,只是返额的比例不太一样,具体的一些细节比如设置机构不一样。实际上都是以买家或者加盟商的方式投入资金,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很多消费者或者投资者恰恰是被这种‘零成本’的宣传蒙蔽了双眼,最后导致血本无归。”
经济之声:“消费满1000送600”、“大到买房买车,小到家用电器,买啥都能返”。也就是说,假设你买套房需要花费100万元,如果持续返利就相当于你最终只需支付40万!这样的一个离谱的高额返利,消费者以及加盟商家怎么这么轻易就相信了呢?两位问题出在哪里?
邵桐:“首先在宣传上,它作出了一个比较诱人的宣传口号,很多消费者在高额返利的情况下,就忽视了经济运作的基本规律。如果说把这个商品的60%都返给了消费者,那么这个商品本身的成本究竟应当有多少?是不是我们的消费者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种高额的返利根本就不能覆盖这个商品的成本价,消费者对于这个高额返利的信任完全来自于经济利益的诱惑。我劝消费者在处理或者接触到这些信息的时候,应当先从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出发,先计算一下,如果这种高额返利能持续运作下去,那么我们所购买的商品的成本是从哪里出来?如果能想清这个问题的话,我想消费者应当不会再相信这样的宣传,也不会再参与这样的活动了。”
芦云:“在这里边,它混同了两种法律关系,一个是它把消费和所谓的投资盈利、返利结合到了一起,这样就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态。大家觉得我既买了东西,还能得到一个返利,这样成本是很低的,但是殊不知这里边恰恰暗藏着陷阱。这种方式在几年前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涉嫌传销的行为,我们希望这种案件能够得到有关部门进一步的把握和控制,避免更多的消费者或者投资人深陷其中。”
经济之声:电商平台要招商需要符合哪些条件,需要具备哪些资质?商家在加盟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邵桐:“一方面,在电商平台对商家进行招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商家企业的合法资质进行审查,包括它是何时、在哪里注册登记的,在工商机关是否有不良的信用记录。第二,审查商家所销售的产品是否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有没有相应的批准文号?像一些家电类产品,都需要有一些生产的许可证,对于商家的这些生产许可证也要进行一些审查。反过来对于商家来说,他在审查一个电商平台的时候,首先要查看这个电商平台的相关注册信息。另外,要对于平台的运作模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本案当中,没有对这个电商平台的运作模式进行依法的审查,而这些审查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寻找相关的案例或者上网搜索来查询,我们就可以看到已经有相应的这种电商平台因为这种类似的运作模式而涉嫌违法犯罪活动。对于这种审查,我觉得应当是商家对于电商平台在做出选择时的首要依据。”
经济之声:现在电商平台圈钱跑路,商家成了代罪羔羊,商家怎么办?还能否通过哪些方式来挽回商誉?
芦云:“对于商家来讲,一方面是商业信誉,一方面可能有物质上的些损失。首先我们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及时地进行反馈,对于一些电商平台或者组织机构的主要人员进行及时地了解。第二,因为这里边有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那么受害的商家也应当向公安部门及时地报案,借助公安部门的刑事侦查力量去调查了解相关的事实,以及通过相应的操作流程核查资金流向。第三,受损的商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程序去挽回损失,但这个程序可能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一些证据的收集和整理,需要法院的开庭。在商家提起诉讼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去提供相应的财产线索,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采取一些诉讼的保全措施,保证胜诉之后能够挽回相应的损失。”
经济之声:各种消费充值返利返现活动随处可见,消费者如何分辨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如何有效避开陷阱、降低风险?
邵桐:“对于这种高额返利的消费陷阱,首先如果是高额的,像类似于本案当中60%的这种返利,我觉得一个正常人通过经济规律都能判断出来,这明显就是一种诱惑。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还应当注意,类似于本案当中涉嫌传销犯罪的,它会不明示或者暗示你不消费就能返利,或者通过你发展更多的下线去参与这种活动。如果它有这种明示或者暗示,你就应当警惕了,很有可能就是一种传销的违法活动,消费者就不应当再继续参加进去。遇到这种情况,不但自己不要从事这种活动,而且还要向身边的亲人、朋友进行宣传,同时做到不鼓励、不怂恿其他人去参加。”
芦云:“首先从主体上说,现在也经常有一些大的运营商或者公司们在搞一些活动,那么如果说这个主体比较大,而且资质比较全,它有一个适当返利的活动,消费者是可以选择的。但是需要提示消费者,一定要把你的消费需求和你的投资需求区分开,因为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诱饵,他们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所谓的投资和消费同时兼顾的心态,去设计了种种的产品。凡是这样的情况,消费者首先要先打着疑问。第三,原来很多消费充值返利的活动都是发生在线下,现在这种趋势已经蔓延到了线上,所以我们提醒消费者在网络上进行相应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发现有异常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停止操作,并且向有关部门去举报投诉。同时我们也希望公安、行政监管部门加强对这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监管,加大处罚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