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韵禅乐·磬天籁”微博物馆申报在京三圣庵启动

  来源:315记者摄影家记者 新国 蔚楠 小龙2017-05-1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不同的是:今年的博物馆日庆祝纪念活动中增添了一个新亮点!一个传承千年的非遗项目“北韵禅乐”联袂“磬天籁”石器音乐,在北京三圣庵举行“庆祝5·18国际博物馆日暨北韵禅乐与磬天籁微博物馆申报启动仪式”。

“京都北韵禅乐社”社长刘爱君女士

本网讯(记者 新国 蔚楠 小龙)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不同的是:今年的博物馆日庆祝纪念活动中增添了一个新亮点!一个传承千年的非遗项目“北韵禅乐”联袂“磬天籁”石器音乐,在北京三圣庵举行“庆祝5·18国际博物馆日暨北韵禅乐与磬天籁微博物馆申报启动仪式”。

佑胜教寺主持、三圣庵负责人然教大和尚祝辞及赠楹联

“京都北韵禅乐社”社长刘爱君女士介绍说:“北韵禅乐”历史悠久,在古代叫梵呗,发源于印度,它的别称叫佛赞。在我国梵呗,初盛于东晋,传为陈思王曹植(公元192-232年)为始祖,是传统佛事中的一部分,分北韵、南韵两派。北韵禅乐早在隋唐燕乐《教坊记》有其记载,兴盛于明清两代,传承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各大寺庙与民间的北韵禅乐,流传至今已经走过了一千七百多个春秋,它曲调丰富,音域高亢,以禅唱诵为主,音乐配合为辅,其风格为近远虔淡,扣人心扉,蕴含禅味,是佛教文化中的奇葩!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僧人大多还俗,北韵禅乐逐渐无人演唱。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佛教事业的再度兴起,北方原来的僧侣已老、寺庙年轻的僧人都毕业于佛学院、南韵禅乐流行大江南北,而北韵禅乐曲牌繁多难学易忘,知者少之又少面临频危失传绝响之地。

捐赠书画作品

现年90多岁高龄的朱锡泉老师,于1996年发大誓愿,自觉、资源、自发组织由居士们参加的民间团体——京都北韵禅乐社。 北韵禅乐于2009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们首次首项作为首都佛教界音乐文化项目,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中。为弘扬传承“京都北韵禅乐”任重而道远,目前“京都北韵禅乐社”面临人员老化,再度频临之危,迫切希望社会有识之士的参与帮助并传承。”


“磬天籁”石器音乐传承人赵力涛先生


“磬天籁”石器音乐传承人赵力涛先生二十多年来研究“磬乐”,,并在国家注明了“磬天籁”商标。磬是一种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击奏体鸣乐器。中国古代的石质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石”音。从黄帝使伶伦造磬”以来,取片状石材,制成曲尺形,上钻磨一孔,悬挂敲击,(其造型又酷似古人在宗庙、宗族大典时虔诚的鞠躬之礼,故有“磬折”之说。)有单个特磬与按律吕依次编排的“离磬”(即编磬)之分。单个特磬,作为氏族“鸣以聚众”的信号乐器;编磬则是在宗庙祭祀、宗族盛宴等大典时与编钟一起合奏,“既和且平,依我磬声”金石之声,煌煌乎位列圣殿,灿灿哉史载《尚书》。

磬,最早用于中国古代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唐宋以后新乐兴起,磬仅用于祭祀仪式的雅乐乐队。

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也可用石制成,亦可敲响集合寺众。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

“北韵禅乐”与“磬天籁”结合,以北京三圣庵为场所,联手启动微博物馆申报启动仪式有着深远的意义。

京都北韵禅乐社在演奏禅乐

刘爱君女士说:“希望能有一天申报成功这个“微博物馆”,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一带一路”伟大号召,将“北韵禅乐·磬天籁”微博物馆建设成为一个充满祥和、友谊的交流平台。艺术无国界、音乐和天下,我们有信心把这座微型博物馆打造成具有国际文化交流功能的美妙窗口!建立健全收藏、研究和教育功能,为文博事业贡献出一份光和热。”

“磬天籁”石琴演奏

启动仪式上,刘爱君女士和赵力涛先生宣读了微博物馆申报书,之后,佑胜教寺主持、三圣庵负责人然教大和尚祝辞及赠楹联,“一带一路丝绸之路”艺术团团长曹展著先生、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常务院长靳新国先生分别捐赠了书画作品,并致辞。刘居士捐赠了自己收藏的清代佛衣等。活动上“北韵禅乐”与“磬天籁”先是合奏了“天籁之音”,然后又分别展演。

下午,与会嘉宾召开了““北韵禅乐·磬天籁”微博物馆申报”小型研讨会,大家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并祝愿该“微博物馆”早日申报成功。

本次活动得到众多团体大力支持:中华礼乐大典组委会、中国记录通讯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艺术团(中华磬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艺术教育基金、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世纪国礼(北京)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波音国际车友会、康利堂健康产业集体、乾德弘养生文化产业基地、花雨满天俱乐部责任有限公司等机构纷纷派代表出席或发来贺电。

(编辑:鑫果)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