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信用高粱杆制作的灯笼,不用胶水,不用钉,完全是利用卡槽互相连接。 张子乾 摄
中新网邢台7月20日电 (张鹏翔 李铁锤张子乾)“左手握高粱秆右手握刀,刀下口要小,要薄,要慢,姿势和手势很重要。刀刃对着画线标慢慢下按,左手来回晃动刀刃就进去了,然后轻轻向外一撬,就能开出一个浅槽。”河北南宫农民王学信边做着示范边解说着。随着刀起刀落,碎屑不停洒落,不到半小时,100多根用高粱杆雕刻的梁柱就裁好了。
高粱杆在农村并不罕见,但是用高粱杆做出的工艺品则不多,河北省南宫市大寺王村54岁农民王学信却对高粱杆情有独钟,他利用农闲时间,自己琢磨出各式各样的高粱杆造型,制作的每个造型没有任何的粘接,不但造型精美而且牢固结实。
高粱杆制作的模型,虽然没有胶水和钉但是衔接得很结实。 张子乾摄
“用高粱秆扎的灯笼很结实,因为这些零件已经紧密咬合在一起了。”说着,王学信走到刚编好的一个大灯笼前,一只脚迈上去,另一只脚也离了地,灯笼连颤都没有颤一下。
“我做的这些灯笼,不用胶水,不用钉,完全是利用卡槽互相连接的,误差不能超过一毫米,而且高粱杆不上色,所有的颜色都是自然形成的。”王学信说,其实我利用的理论就正是中国建筑的精粹——榫铆结构。
王学信当着记者面拿出一把黄色、紫色、红色的高粱杆。用小刀切出一个个凹槽,把五颜六色的高粱杆按照一定的规律拼接到一块,搭配出了各种造型。小小的高粱杆经过衔接后异常牢固,根本无法拆分。
该村90多岁老人王学武说,“自民国时期,我们村就是远近闻名的花灯村,村子里的高粱秆编织自明清时代就有了。这高粱秆制作完全凭一把刻刀,经过裁剪刻划,将秆与秆连接,既坚固又结实,这种技术就是自古流传的榫卯制作工艺,只有心灵手巧的人经过千百次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否则差之毫厘,都会导致制作失败。”
“父亲年轻时,是制作蝈蝈笼的高手。那个年代,小孩子没啥玩具,父亲就经常抽出几根高粱秆,为我编织蝈蝈笼。”王学信说,在父亲的熏陶下,他学习了蝈蝈笼的做法。2009年一天,村里老人赵福友找到他,希望他能把老辈的街灯复活了,老人还根据回忆画出了灯笼的草图。
说干就干。王学信请本村王永起老人作技术指导,一边研究一边修改草图,边琢磨边做。经历半年多努力,王学信终于做成了第一盏高粱秆灯笼。凭借着这股韧劲,王学信不断研究出各式各样的高粱秆灯笼,并且在作品中加入各种文化创意,他的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纯熟。2016年3月,王学信的高粱秆灯笼制作技艺成功入选邢台市第五批“非遗”。
这个连小学都没有上过的农村汉子,能做到复活高粱秆手艺,全凭的是一口气。他所有的造型都是自己边琢磨边干出来的。这个普通农民经过几年的磨砺已经走出了制作灯笼的范畴,他创新了内镶福、寿、春等高粱秆中国结,让高粱秆工艺品的品种繁多起来。为了创新作品,他又请本村73岁的王书祥老人给自己做指导,反复研究,把高粱秆和中国汉字结合起来,做出高粱秆拼接的汉字匾。
“我做的第一块汉字匾就是‘中国梦’,因为我希望我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学习这门手艺,只有更多的人去热爱这手艺才能传下去。”王学信说。
(编辑: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