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学生参观中医药展示馆 资料图片
孔子学院老师向美国学生展示中国剪纸 资料图片
【中国文化走出去·孔子学院】
7月的奥古斯塔市,骄阳似火。这个美国佐治亚州的南方小城进入了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季节。尽管正逢暑假,但奥古斯塔大学孔子学院却依然歇不下来。自2014年3月挂牌以来,孔子学院每年暑期都与奥古斯塔社区的学校合作,为孩子们提供了解中医药知识、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
古今针灸的针具有什么不同
暑假是孩子们最自由、快乐的日子,也是美国中小学生们拓宽视野、涉猎百科知识的大好时间。今年暑假,孔子学院与奥古斯塔市当地的重点中学约翰逊中学合作,邀请学生们到孔子学院的中医药展示馆参观。第一批高中生在自然科学课老师朱迪的带领下,满怀好奇与疑问,把展示馆从头看到尾。他们对馆内的中医药展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时提问:“这种中药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效果?”“现代的针灸治疗所用的针具与古代的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中国人懂得这么多关于植物药的知识?”通过孔子学院老师们的解答,在美国学生们的眼里,那些来自中国、看似陌生的植物和奇异的器械,与解除病痛、健康生活逐渐联系起来。
参观中,美国学生们对中国的围棋、毛笔、印章等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真向孔子学院的老师们了解这些物品的用途。看到古筝,学生们更是跃跃欲试。当孔子学院的音乐老师为同学们示范弹奏后,大家为古筝那或悠远,或清扬的音色打动,七嘴八舌地表示,今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学习弹奏这种古老的中国乐器。
奥古斯塔大学孔子学院于2014年8月份开始教学,其中方合作院校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它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中医药高等教育所成立的第一批4所中医学院之一,在国内中医药教学、科研和临床治疗方面享有盛誉。因此,两校合作的这所孔子学院以中医药教学为浓厚特色。
学习中医打开了不同医学思维的窗户
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在奥古斯塔大学开设了4门汉语课程和4门中医药课程,作为学分课程供在校学生修读。学生修完4门中医药课程后,再经过临床见习和论文答辩,还可以获得佐治亚州高教系统颁发的中医针灸研究生证书。今年5月份,第一批参加中医课程学习的学生获得了结业证书,他们都是奥古斯塔大学健康学院物理治疗专业的博士生,也都是出于对中国传统中医及其神奇疗效的兴趣,在紧张的专业学习之外,选修了4门中医课程,并通过考试取得了结业证书。
乔纳森是今年第一批获得中医针灸研究生证书的学生之一。他自己除了主修物理治疗博士课程外,还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中医课程。他坦言,自己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中医浓厚的兴趣。中医理论的辨证观点、诊断疾病时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治疗方式的多样化和综合使用,都让他觉得眼前一亮。在参加临床实习时,他主动用中医的观点思考临床问题,并认真撰写了临床报告。学期结束前,他还专门为同班同学做了一个报告,介绍他在临床实习中观察到的适合用中医方法治疗的临床病例。
乔纳森觉得,学习中医的经历似乎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使他能够用不同的医学思维去思考临床问题,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治疗手段,而最终是让患者获益。获得项目证书后,他并没有停止学习中医,而是报名参加了孔子学院组织的今年夏天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暑期学校项目“探索中医的神奇之旅”,有机会以更近的距离、更深入的观察去理解中医,继续他自己的中医学习之旅。
杰西卡是奥古斯塔大学人类学专业一名三年级学生。她去年听说奥古斯塔大学有孔子学院,而且孔子学院有老师教授中医课程,就非常想去学习中医药课程知识。不过,由于去年的人类学学业负担很重,她不得已暂时放弃了修读中医课的念头。
转眼到了今年,杰西卡发现秋季学期安排中有空余时间,立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孔子学院的中医学导论课。不但如此,暑假期间,杰西卡还多次来到孔子学院,了解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面对孔子学院的中医药展示馆,杰西卡兴奋地连声说“想不到”。她没想到,奥古斯塔大学还有一个展示中医药展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门场馆。杰西卡不但对馆里的每一件展品都看得认真仔细,还不时记录下中药的名字和药用功效,回去以后再做进一步了解。她这股对中医药知识孜孜以求的劲头,令孔子学院的老师非常感动。
是拔罐印记,不是虐待
相较于美国东西海岸沿线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华人聚集较多的大城市,在美国内陆的一些州,尤其是在一些小城市,民众接触中医、了解中医理论和中医治病方式的机会很少,部分人对中医甚至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有些人一听到针灸治疗,就会觉得那大概是令人很痛苦的治疗方法,一看到中医拔罐后皮肤上留下的印记,就会误认为那是虐待造成的结果。当地一些医学专业人士,因为对中医不了解,也对中医抱有这样那样的片面看法,觉得中医理论不好理解,治疗效果无法量化,多少有些排斥感。
在美国,中医药的推广其实任重道远。奥古斯塔大学孔子学院开设中医课程,就是想要通过教学,来向美国人介绍中医的疗效和理论特点,并通过临床诊疗,使美国民众认识到中医药在临床治疗、预防疾病、养生保健方面的价值,从而让中医药这一祖国医学瑰宝造福更多人,让中华文明在异国他乡得到交流互鉴。(赵海磊,系美国奥古斯塔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编辑: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