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卧底"校园贷":每个环节都有套路

  来源:新京报新京报2017-12-1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女教师卧底"校园贷":每个环节都有套路

女教师卧底校园贷:每个环节都有套路

毛晶玥先后卧底十多个校园贷微信群,并将套路制成短片警示学生。受访者供图

今年上半年开始,毛晶玥卧底到大量校园网贷群中,收集相关信息。如今,这些群依然活跃,她却已经对校园贷的各种套路了如指掌,并整理了校园贷“十大套路”警示学生。

毛晶玥将自己的卧底所见所闻,制作成短片发到网上,引发关注。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她回忆这段经历说:校园贷套路太深,学生不要碰。

“所有学生都有可能面临诱惑”

新京报: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校园贷?

毛晶玥:校园贷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一两年之前就有,以前会觉得离自己生活很遥远。但是,随着校园贷涉及的学生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个我很喜欢的学生牵涉其中并且深受其害之后,(我)才开始慢慢关注到这个事情。

新京报:校园贷在学校里有泛滥趋势?

毛晶玥:今年大概是上半年的时候,可以说比较严重。下半年以来,随着监管收紧,能明显感觉到校园网贷在不断萎缩。

很多学生会牵涉其中,我身边也会有这样的案例。一些学生可能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想出去旅游一下,或者想买一个一两千元的东西,就去借钱,结果半年左右就能滚到10万元。学生为了不让家长知道,心理压力很大,会出现自残乃至试图自杀的现象。

新京报:为什么在校生这么容易牵涉校园贷中?

毛晶玥:校园贷就是专门向学生下手的,会在学校里到处发传单,甚至给一些学生佣金,做借款代理。这种推广方式造成了校园里借贷成风的现象。

新京报:什么样的学生会为校园贷所困?

毛晶玥:有一种观念认为,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的或者学校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容易参与校园贷,这种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这虽然跟学习或者家境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跟消费观、法律观和金融观相关。

就我接触到的而言,所有学生都有可能面临校园贷的诱惑。因为现在学生都非常喜欢玩手机,校园贷会通过各种APP和微信号推广,另外也会通过一些群发广告,鼓动学生借贷消费。学生要接触校园贷太容易了,哪怕是学校的厕所里,都有宣传广告。

“每个环节都有套路”

新京报:为什么会想到卧底到校园贷群里?

毛晶玥:作为老师,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远离校园贷,但是到底什么是校园贷,其中有什么套路,我们并不知道。老师自己都不知道,又怎么去教育学生?所以半年前开始,我就加入各种借贷群和催收群,想把整个链条搞清楚。

新京报:卧底在这些群里主要做什么?

毛晶玥:主要是收集信息,了解“套路”,然后整理出来,做成宣传材料,向学生宣讲。我之前有一个学生,很短时间内贷款从几千元滚到几万元,自己也说不清楚花哪里去了。当时我看了合同,也觉得很奇怪,后来卧底进去后才发现,原来每一环都有这么多套路。

新京报:卧底期间有哪些成果?

毛晶玥:一共卧底进了十几个群,过程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惊心动魄。大部分时间,我在群里“潜水”,收集一些信息,整理出校园贷平台的套路。这些群里到现在都很活跃,也没有人注意到我。卧底持续了半年,我一共整理出校园贷平台的十大套路,以后会陆续发布。

新京报:在校生在群里借款很容易吗?

毛晶玥:之前不知道,到了群里才发现,一个学生想要借到钱太容易了。只要年满18岁,提供一个半年以上使用过的手机号,然后登记下家长的联系方式,就可以轻松借到钱。

新京报:校园贷整个流程有哪些套路?

毛晶玥:从上往下,一个校园贷平台分为省区经理、市区经理、校园代理和学生代理几个层级,很多借贷平台资金不是他们的,平台只是中介人,掌握很多平台的借贷方式。好比说今天贷了两万块钱,你还不起,那么我给你介绍另一家平台,你去那里贷款还钱,平台赚取介绍费。

具体执行上,为了逃避监管,会以打借条的形式,诱导学生去录音(录下“自愿借款”的说法),把借贷伪装成正常借款;第二种会伪装成商品分期合同,比如给一个苹果手机,让你举着去拍照,拍完把手机收走,借分期购买手机名义签订合同。要注意的是,所有借贷平台在下款前,会先扣除手续费和管理费,但是利息都按原金额算,违约有滞纳金。很多学生还没拿到钱,就已经欠了平台的手续费。

新京报:哪个环节会给学生最大压力?

毛晶玥:催收,很多平台会总结催收法则,多的有十条。一般催收会在网络上面联系本地催收团队,以“爆通讯录”的形式,通过电信轰炸,不仅给学生本人发(短信),还会给老师、同学和家人打(电话),有时候还会伪造律师函、群发骚扰短信,(骚扰短信)内容都很不堪入目。

“借贷就是一念之间”

新京报:你认为当前校园借贷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毛晶玥:平台对校园的全面渗透,甚至雇用学生做代理,导致学生身边诱惑无处不在。想要弄到钱太容易了,加上一些平台一直在鼓励消费,所以不谙世事的学生很容易牵涉其中。

新京报:在清理校园贷危害这方面,学校和社会能做什么?

毛晶玥:学校这块主要是加强教育,加强对学生金融法律和消费观的教育。社会层面,一定要加强监管。这么多校园网贷平台,如果我能这么容易就找到借贷信息,学生也会非常容易接触到。很多时候借贷就是一念之间。

如果学生知道参与这种借贷是违法的,就不会去参与。如果学生有合理消费的观念,也就不会被这些平台诱惑。

新京报:怎么看待自己成为“网红”?

毛晶玥:有点蒙,我现在做的事情,是每个辅导员都在做的。自己总结起来,能够引起关注大概是因为我在网络写了很多东西,恰巧被注意到了,其实做的都是分内事。我觉得关注重点在于不良网贷的危害,个人所做的事情其实是挺微小的。

新京报:下一步有什么新的计划?

毛晶玥:我现在还在那些群里,也还在收集信息阶段,目前,我们刚做了一些解读不良借贷的动画,还准备整理不良借贷警示案例,邀请公安部门和一些与学生走得近的辅导员老师,对案例进行点评。

(编辑:赵梦林)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